推进建筑工业化
我们一直在努力

装配式建筑的前世今生

在某些方面,装配式建筑超越了国界。譬如,一些建筑商、承包商和设计师都在世界范围内接项目,传播他们喜欢的理念、技术和方法。

image.png

在美国,除了在纽约曼哈顿这样寸土寸金的地块建造过高层住宅外,人们就很少看到高层住宅了。

1998年5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指示发起住宅先进技术合股企业,目的是彻底改善美国的住宅质量,提高成本效率、耐久性、安全性和抵抗天灾的能力。

1999财政年度美国住宅先进技术合股企业的工作计划是“在下一个10年期间,合营企业要集中力量去探讨和创新住宅部件的设计和生产方法,减少50%的时间,必须迈向质量技术市场。”有了这些技术,就可以生产出买得起又有魅力的住宅。

住宅先进技术合股企业、合营企业项目的合伙人中有大的住宅建造商、产品和材料供应商以及正在研究和开发住宅产业新技术的学术研究机构。住宅先进技术合股企业及其合作伙伴已经列出了150个以上截然不同的技术,类似创新已经进行了现场评估,并成为国家示范。

住宅先进技术合股企业技术开发得到了联邦基金的资助和拨款,积极研究新的和更好的方式去解决现有住宅问题。住宅先进技术合股企业(PATH)还承担着整修现有住宅的任务,通过增加绝缘材料和嵌缝来增强住宅的越冬御寒性能,帮助提升许多住宅的能效。

值得注意的是,住宅先进技术合股企业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把一套新住宅每月的维护费用减少20%,而不是总成本减少20%。由此可见,住宅先进技术合股企业的目的是想让住宅的长期负担费用最佳化。政府为贷款申请人提供很高的负债收入比担保,把它作为一个非技术性措施,使得住宅更容易买得起。

每个住宅先进技术合股企业项目的目标都分解成一个详尽的组织图表。这些图表描述了需要在下一个新的10年里达到的目标或行动。1999年4月,住宅先进技术合股企业进度报告陈述:计划中的每个活动都是瞄准所接触的住宅先进技术合股企业工作任务和住宅先进技术合股企业项目总目标。

image.png

日本建筑产业供养着巨大的产品研究与开发部门,六个最大的国内建筑公司需要依照法律投入大约0.5%的营业额到研究与开发上。这六家公司每家每年的净销售额都有几十亿美金,因而拥有相当可观的研究费用。

他们除了要履行法律要求外,为了领先于竞争对手,他们还会拿出额外的资金,供养着巨大的研究与开发部门。企业努力加上政府基金协会,使得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研究基地。

image.png

日本有很多房屋的建造仍然是在现场完成的,例如,几乎所有的内部和外部装修(除了单元式浴室和厨房案例以外)以及给排水和电气工作等,都是在单元安装好之后在现场完成的。

在住宅产业,日本的战略是变建筑过程为制造过程。不管日本的政府还是社团,都参与了先进的建筑制造和科技创新,许多日本的住宅都是梁柱结构,或木骨架墙,在工厂里建造楼层模块,再运到现场组装和竖立。然而,几个新型住宅建筑创新都利用了制造业的产品技术。

image.png

二战结束后,为了快速解决住房问题,法国政府曾经试着在巴黎地区建造了一些高层公寓,但很快就发现存在着很多社会问题,因而立即刹车,在法国全境停止建造高层住宅。

image.png

1965年,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就开始为学校建筑开发执行一种规范系统。1961年在加拿大贯彻学校组件系统开发计划,加拿大组织研究了教育设备计划,以“改善学校质量,减少规划和建造学校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开放型系统方法要求,厂商负责研究与开发建筑系统的子系统部件,客户负责为这些子系统提供详细的规格要求、性能评估、(系统)相互之间的兼容性。开放型系统方法主要的优点是不同地区,采用不同技术的各种各样的制造商都能满足不同子系统提出来的规格要求。因为尺寸配合和性能要求具有共同的规格要求,所以就可以把不同的制造商设计的子系统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image.png

为了建立适合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理,大约在1960年,丹麦的建筑部门和政府各方之间就开始了合作。这个政策现在称为丹麦的开放型系统方法。

丹麦开放型系统方法的基本观点就是为工厂制造,乃至那些可以组合到各种独立建筑项目里的建筑部件创造一个开放的市场。依照这个基本政策方针,政府的任务就是为发展建立框架,而建筑业自身则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创新。

政府分担的任务包括确定全国统一的性能要求建筑规范;为了第一个五年的发展,确定一个长期计划,要求所有接受资助的住宅都要依照一套模块化原理和标准来规划,保证采用模块化尺寸的独特的制造建筑部件。作为合作努力的成就结果,丹麦建筑产业的能力不到10年就翻了三番。

现状:装配式建筑应“百花齐放”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在全面展开住房制度改革的同时,开发出一套全球独一无二的“现浇混凝土剪力墙高层和超高层住宅体系”。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不论是“北上广深”,还是偏远小镇,只要是房地产商开发的住宅项目,基本都是采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住宅体系来建造高层和超高层住宅。

与此同时,我国预先浇筑混凝土行业经历了停滞期,一些地区甚至勒令禁用预先浇筑混凝土结构,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预先浇筑混凝土行业几乎销声匿迹。

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建造方法都要参与进来。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要改变中国人千篇一律的居住模式。

不论是香港,还是深圳,都只是一座城市,它能否成为中国大陆所有城市的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样板呢?当然是只能借鉴,不能原样照抄。

要想改变中国人现在的居住模式,难度很大。但如果不改变居住模式,那么其他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造方法都很难顺利进入中国建筑市场。

现在看来,随着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的新一轮重塑,城市群和湾区经济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再出发的新动力。如果能够把县域经济竞争模式放大成城市群和湾区经济竞争模式,就有可能改变目前中国这种高层甚至超高层的高密度居住模式。

来源:中联建研

责编: 建筑工业化www.jzgyh.cn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建筑工业化 » 装配式建筑的前世今生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