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建筑技术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小型预制构件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您在工程中是否可以牢牢地把握住这些小构件的质量呢?一起来看吧。
模板
小型预制构件通常采用钢模或塑模。钢模具有抗变形能力强,易于拆模,生产效率高的特点,但是易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不好。为使混凝土表面光滑细腻,颜色均匀,有光泽,可采用无再生塑料模具,进行特殊加肋设计,使模具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脱模剂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都要刷脱模剂,便于脱模。脱模剂的种类不同对小构件成品的外观有很大的影响,对钢模板应刷一些粘度较高、颜色淡的脱模剂,钢模板本身可以吸收一定的脱模剂,对塑料模板脱模剂的粘度可以较低一些。脱模剂的量一定要控制好,要保证凡是接触混凝土的模板面上都要有脱模剂,防止出现粘模现象,从而影响外观质量。但脱模剂过多也会导致有些气泡排不出,出现气孔影响外观。
拌和
小型预制构件拌和时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从搅拌加水算起)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时间不得低于2min。搅拌后的混凝土,应检查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拌和后的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30~70mm之间。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如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在检测坍落度时,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入模
混凝土到现场后要及时入模,避免因耽搁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坍落度发生过大变化,从而影响质量。对于钢模板,例如U形水渠模板,在入模前要保证模板干净,没有存留的混凝土渣滓,以免影响外观。在钢模板于地坪之间应该采取一种保护连接措施,减少漏浆的发生。通常情况,在地坪上铺一层约1cm厚的细砂,砂层要平整,然后在其上铺一层地膜,再把模板嵌入砂中。在混凝土入模的过程中尽量采用分层加入,第一次加入大约1/2,用振动棒振捣一遍,然后一边加料一边振捣。对于塑料模板,可以一边加料一边振捣。
振捣
振捣时间应根据不同构件进行控制。例如,对于U形水渠,振捣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时间太短,振捣不密实,麻面、气泡较多;时间过长,会加剧漏浆现象,甚至出现过振现象使表面凸凹不平。对于塑料模板,一般使用振动台,使用振动棒会造成模板的变形。把模板放在振动台上后直接打开振动,一边加料,一边振捣。由于塑料模板不存在漏浆问题,振捣时间可以稍微放长一点,从开始振动到搬离振动台大约4~5min。
为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可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初凝时间采用二次振动进行振捣,即在混凝土充满模板后先振动60~80s,将混凝土内的气泡排除干净使混凝土内骨料混合均匀,约60~90s(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后,再振动30~40s,用来消除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气泡及缝隙使之完成密实过程。
脱模
混凝土强度上升至50%即可进行拆模,同时应考虑天气和温度的影响,如果气候温度偏低,应推迟脱模时间,不然会造成粘模现象。
养护
预制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采取覆盖和洒水养护等保温保湿措施,它是提高混凝土整体性能,减少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纹的关键工序。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和拌和用水相同。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每天洒水次数根据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