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智能建造试点城市2023年度工作情况的通报》,对深圳、苏州、武汉、合肥、广州、长沙、温州、台州8个试点城市组织推进力度较大,各项试点任务进展明显,工作成效突出,综合表现优秀,予以表扬。
在武汉,向来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技术水平偏低的建筑业,正在告别传统的工作方式,改以“数字之手”砌好一砖一瓦。按照2023年发布的《武汉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我市将通过三年试点,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武汉经验,打造智能建造标杆城市。
筑塔机显神威,主塔1天长1米
6月18日,双柳长江大桥北岸主塔施工现场,两座“塔肢”并肩而立,塔吊、装载机等大型机械往来有序,在智能建造系统的帮助下,现在的工人数量屈指可数。
新港双柳长江大桥是目前长江上在建的双塔钢箱梁悬索桥,其北主塔位于武汉新洲区双柳街道,南主塔位于鄂州华容区。前不久,大桥南北主塔完成封顶。“这背后,最新代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功不可没。”中交二航局双柳长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陈诚说。
什么是筑塔机?简单来说,就好比一个可移动的“智能工厂”。这个工厂可以沿着塔柱上下整体性爬升,即使遇到大风等极端天气,工人在百米高空中施工作业也如履平地。
从功能上来说,一体化智能筑塔机集钢筋部品调位、自动浇筑、自动振捣、独立智能养护系统和集成控制于一体,同时兼具塔柱施工的大量步骤,实现了桥梁主塔工厂化、智能化、装配化施工,让塔柱施工变成“流水线”作业。
正因为如此,双柳长江大桥主塔此前以每天平均近1米的速度快速“增长”。
坐在办公室开塔吊,吊装效率提升30%以上
6月18日,随着最后一块叠合板精准落位,中建三局汉芯公馆智能建造试点项目1号楼楼西单元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记者在现场发现神奇一幕: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组组构件被精准吊装、运输,但百米高的7台塔机驾驶室内空无一人。原来,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设计的塔机智能集控系统,将塔机控制室从塔机顶部搬到地面。地面室内集约化作业让塔机司机再也不用“爬上爬下”。
据介绍,借助5G毫秒级的传输速度,塔机司机不仅能实时看到更新的画面和数据,还能通过智能体感座椅感受在塔吊上操作时的倾斜、抖动等。“坐在办公室开塔吊成为现实。”中建三局汉芯公馆项目指挥长赵德军称,人机高效协同作业可较传统吊装效率提升30%以上。
一般来说,这样的精准吊装能让单栋楼的总工期节约近两个月。
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可缩短工期10%
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中建四局承建的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项目,是全国首个采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PLM模式)打造的建筑工程、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重点项目、湖北省数字试点工程。
在这里,项目组将航天、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理念引入建筑业,通过PLM平台的应用,实现了项目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一模到底、无图纸建造”。
中建四局武汉分公司科技部副经理梁瑾说,他们建立了一个数字建造云平台,打通设计、制造、施工、运维全阶段的数据链条,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张办公桌”的云协同。一方面通过建筑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一体化,实现数字模型直接驱动智能设备;另一方面,通过三维标注技术,交付三维模型,实现“数字交付、一模到底、无图建造”。
“传统的建筑设计图纸,好比拿着纸质地图找目的地,得边走边看;无图建造,相当于现在常用的手机导航,司机利用导航可毫不费力地出行。”梁瑾说,据测算,使用PLM平台后可缩短工期10%、效益提升15%。
基坑打上“绿色遮阳伞”,可降噪降尘
5月28日,湖北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基坑土方作业的深入,工地上的扬尘和噪音逐渐成了困扰周围居民和工人的一大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一冶城建公司项目团队实行了“智能天幕系统”的创新技术。这个系统由3块单元幕布组成,最大跨度约48米,启动后,仅需20秒便可将整个基坑场地覆盖住,远远望去,就像是给项目基坑罩上了一把“绿色遮阳伞”。
“露天作业”变为“室内作业”,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扬尘的扩散,还能显著降低噪声的传播。
项目技术总工张伟山介绍,智能天幕系统还具备联通增强基坑安全的功能。它与基坑监测系统一同并入智慧工地平台协同管理,能够实时监测基坑的安全状况,一旦发现异常,便会立即发出警报以告知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进行控制,这为基坑作业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