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筑工业化
我们一直在努力

明确“好房子”建设各项指标!青岛在全国率先编制建设技术导则

为落实住建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关于下大力气建设好房子相关工作要求,加快建设人民满意好房子,推动住房事业从“住有所居”基本保障,向“住有宜居”更高目标迈进,青岛市在全国率先编制了《青岛市“好房子”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目前正式印发实施。6月20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牛永波现场对《技术导则》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全国率先!青岛官方定义啥叫“好房子”

今年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要求下大力气建设好房子。在此背景下,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市自规、城管部门,委托相关权威机构,联合本地设计院所、行业企业,在全国率先编制了《青岛市“好房子”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指导青岛市“好房子”建设的技术性文件。

基于青岛市住房发展现状,《技术导则》适用于青岛市新建商品住宅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其他新建、改造住宅项目可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六项要求+五项指标打造青岛“好房子”

《技术导则》明确了青岛“好房子”内涵,衔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好房子的基本要求,因地制宜提出青岛“好房子”定义,即:以“ 绿色健康、低碳环保、安全耐久、智慧科技、宜居便利 ”为核心指标,通过精细设计、精益施工、新科技推广、优质产品应用、优质服务保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居住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的住宅和住宅小区。

《技术导则》对住区和住宅建筑的功能、性能和运维管理提出总体要求。

一是配套完善。落实住建部“完整社区”建设工作部署和青岛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提升住区配套服务水平,提高生活舒适性和便利性。

二是性能优良。聚焦住区和住宅建筑的使用功能、结构安全、使用安全以及日照、采光、防水、隔声、保温和室内空气质量等性能指标,提出总体要求,增强居住获得感,提高居住体验。

三是质量保障。基于住房全生命周期管理考虑,积极推动投保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倡导建立房屋定期体检制度,解决居民对房屋质量的后顾之忧。在交付住宅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的基础上,鼓励开发建设单位提供bim版住宅使用说明书。

四是绿色建筑。根据青岛市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建造成本与居民的接受度,提出绿色建筑星级要求:满足绿建一星级要求,鼓励二星级及以上。

五是智能建造。鼓励引导住宅建筑的设计、生产、建造、交付、运维等过程实现bim的应用,推进住宅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六是智慧运维。按照青岛市智慧城市的总体要求,引导采用智慧运维管理技术,保障建筑全生命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提出“好房子”五项指标如下:

一是绿色健康。聚焦住宅建筑的场地生态环境、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声光热环境的控制,保障居住者健康。

二是低碳环保。聚焦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促进住宅建筑低碳降碳、资源能源节约和经济社会效益。

三是安全耐久。聚焦住宅建筑的安全耐久性能及建成后的维护保养措施,确保居住安全,降低使用成本。

四是智慧科技。通过全体系构建智能化系统,提高效率,优化服务,提高幸福体验感。

五是宜居便利。聚焦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环境、空间、性能宜居设计及便利生活设计。

四大亮点!住宅结构鼓励按百年设计

建设“好房子”是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和追求的目标,是住房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技术导则》编制过程中,统筹考虑不同类型的需求、当前建筑业发展水平、住房开发建设和使用中的难点痛点,来确定相关指标,充分体现“好房子”的人民性、时代性、适用性、发展性,为今后住宅开发建设和运维管理提供技术指引。

首先,体现“好房子”的人民性。住上“好房子”,是老百姓非常朴素的愿望,只有人民满意的房子才是真正的“好房子”。前期,与开发企业、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区市主管部门座谈交流,整体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对住房规划、设计、施工、物管等群众投诉情况进行梳理,找准痛点难点,通过开展“好房子”问卷调查,掌握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需求和期盼,把握工作重点,凸显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例如:从安全角度,对选址、结构、设备、防护、选材、运维等作出要求;针对质量问题,鼓励项目投保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建立房屋定期体检制度等规定;针对隔声问题,提出了墙体和楼板厚度、材料使用等措施。

其次,体现“好房子”的时代性。新时代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全方位的,行业科技发展、建造水平、产业支撑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好房子”相关指标的提出契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响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需求。例如:《技术导则》提出要满足绿建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对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降碳节能、数字家庭、智慧物业、海绵城市等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鼓励装配式装修等。

第三,体现“好房子”的适用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年龄阶段,都有对“好房子”的需求,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五大指标就是解决“好房子”的共性,要安全、经济、健康、环保、便利,规划设计、功能配置符合青岛气候特点、地域特色、生活习惯等。例如:针对青岛气候特点,提出了在地下车库、大厅等区域设置除湿装备;针对普遍关注的住宅层高问题,结合对当前开发项目考察和社会调研,提出层高不宜低于3.0米,提高居住体验;从生活便利角度,对套内空间尺寸、电梯配置、适老化设施、邻里中心、活动空间等提出要求;从经济可控角度,提倡建筑模数化、标准化设计、装修一体化。

第四,体现“好房子”的发展性。当前住建领域科技创新发展迅猛,以“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核心的新型智能建造方式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健康建筑、宁静住宅等理念的提出为行业发展明确了方向,要推动这些创新性理念在“好房子”中落实,坚持适度超前原则,以好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赋能好房子建设。例如:提出了住宅结构设计年限不宜低于70年,鼓励按照100年进行耐久性设计;车位数量、尺寸,充换电设施建设;装配式装修;智慧化基础设施配置;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部品部件等要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建筑工业化 » 明确“好房子”建设各项指标!青岛在全国率先编制建设技术导则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