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州市积极践行“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理念, 以建筑碳效码建设为重点抓手,创新碳效码评价体系,打造碳效码智治平台,加快推动节能更新改造,完善碳效码市场机制,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突破。据测算,若“十四五”期间湖州全市域推行“碳效码”,可节省电量约3亿度,碳减排达14.8万吨。
聚焦顶层设计,创新碳效码评价体系。专项编制出台全国首个公共建筑“碳效”分级评价标准,制定“碳效码”标识方案,将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强度按照分A-E等5个“碳效”等级。设立常态化“专家巡检服务”,增加对高碳排建筑(每年30~50个)的节能降碳技术供给,强化监督管理。目前已完成913组公共建筑(含612个公共机构)信息及能耗数据现状梳理,建立了覆盖全市6个区县562组公共建筑的高质量碳排放数据样本库,全维度实现数据常态化更新。
聚焦长效管理,创新碳效码智治服务。强化技术、业务、流程支撑,在全省率先打造基于GIS+大数据分析的“碳效码”管理平台并上线运营。创新多样化金融产品、降低准入门槛,从支持优秀(B级及以上)拓展到支持待改进(D级和E级),重点解决90%的存量建筑低碳转型问题。对于建设、购买、租用B级及以上“碳效”建筑,配套出台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平台已接入1173.75万㎡公共建筑,累计获取30万条数据,预计2024年完全接入湖州市全域既有公共建筑达1.27亿㎡。
聚焦更新改造,创新差别化奖惩机制。实施建立“碳效码”与电价的市场互通体系,创新差别化电价奖惩机制(设定A/B级不加价,C级加价0.05元/kWh,D级加价0.2元/kWh,E级加价0.5元/kWh;另外对A级进行减价奖励,如减价0.2元/kWh),加价增加的费用可用于奖励优秀并支持节能改造,将“碳效”真正转换为“效益”。2023年全市共投入6.8亿元,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更新改造面积3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1.2%。推进城市集团多个旧改工程智慧照明数智化改造提升,节省电费近10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