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广州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广州必须加快推动传统建筑业更新迭代、提质增效,形成具有广州特点的“新质生产力”。但当前由于缺乏操作性强的有效指引和顶层设计,广州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产业协同还不强。虽然国家省市均出台了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但一些先进理念在落实上存在偏差。各大企业因为对政策的解读不同,各自形成一套标准、规范。
二是技术体系待完善。目前广州建筑业在“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上发展靠前,但是在“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新型建筑工业化辐射带动定制家居、智能家居等产业的能力还未充分发挥,需要继续完善技术体系,强化整体性设计和系统性设计。
三是高素质产业工人尚不够。建筑工地仍缺乏具备一定的机械化操作和信息化管理技能的高素质工人。
就此,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民盟广州市委常委朱小林提出四点建议。
广州市政协委员朱小林
一是细化顶层设计。积极开展调研论证,加快编制广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五年行动计划,制定完善新型建筑工业的技术标准、工艺标准、检测标准、验收标准、造价定额等相关的文件,明确近期、中远期发展目标。
二是加大创新力度。支持新型建筑工业化建模和数据采集、核心技术科研项目立项、产业创新平台搭建,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推动具有人机协调、自然交互、自主学习功能的建筑机器人批量生产和应用,加快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发、转移和商业化应用。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建筑领域的融合应用,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发面向建筑领域的应用程序。
三是培育产业工人。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力度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进行培训,并建立技能认证体系,让工人从“出体力活”向“出技术活”转变。
四是打造应用场景。在“百千万工程”“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等重点工作中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试点,打造智慧零碳装配式精品住宅、装配式低碳农房等,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形成更加完善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
(摘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