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筑工业化
我们一直在努力

有8个出入口!上海首个“装配式沉井车库”要来了!

图片

“老小区停车太乱了!没五年驾龄根本不敢往里开!”

“为了避免每天因为抢不到车位而焦虑,我干脆不开车了!”

“停车位太少了,开车出门经常要兜半天才能找到一个空的车位,不然的话只能‘见缝插针’,但是这样很容易导致车辆发生剐蹭,有这功夫干脆打车出行了。”

停车,找车位考验车主的眼力,

抢车位考验车主的手速,

“停车难”现如今

变成了老生常谈的问题。

上海的道路,就像是毛细血管一样!

庞大的人流量、车流量

更是给解决“停车难”叠加了更多挑战

但上海真的很“拼”

一直在找寻方式去解决!

一、挖出城市的边角料资源

目前上海各区已经陆续建成启用了不少智慧道路停车场。

2021年,上海第一条无人收费智能管理道路停车场试点正式启用,它位于张杨路(浦明路—滨江路)南侧路段,这个停车场共含试点泊位14个,通过“视频监管、自动计时、人工巡查、自助缴费”的模式,改变了原先人工计时收费模式,极大提升了车位周转率。

图片

图片

除了常规的地上空间被有效利用以外,一些地下空间也被“挖”了出来。

位于凉城新村街道广灵四路492号的停车库,就是这样“挖”出来的,在市区两级各职能部门的群策群力下,虹口区成功打造出上海首个将老旧小区边上的地下公用民防工程改建为平时可供居民使用的机动车停车库。

图片

地下车库的入口位于小区绿地旁,有一条长约31米的汽车坡道。此外,还对地下空间进行加固升级,对停车场所,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共新增39个地下停车位、8个地面停车位,还配置了14个通用智能充电桩,形成了一个小型“充电站”。

图片

改造前

图片

改造后

二、打造城市“立体空间”

除了以上的空间,

上海还在进一步探索“立体空间”打造,

位于奉贤区的“南桥源”南桥书院运动场

及地下停车库改建工程,

在立体空间打造上可真是“拼”!

图片

据了解,该停车场所在的“南桥源”南桥书院运动场及地下停车库改建工程项目按照“学区+社区”相互融合的设计理念,在确保学校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挖掘停车资源,提高区域泊位供给。

停车库入口紧邻校门,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共新增停车泊位360个。

一层区域是小汽车停车区与接送区,也就是此次开放给家长们的区域,总共有76个车位,基本满足了家长接送需求。除了首层向家长开放,地下一层为小汽车停车区及部分充电区、设备用房,目前开放了部分区域给教师停车。

图片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停车库是上海极少与运动场地相结合的智慧停车区其中之一,实现行车导航的智慧停车体验,具备停车场专用电子地图、空余泊位感知发布、行人定位、行车定位等功能。

三、“科技与狠活”的结合

除了上面的立体空间打造

上海在解决停车问题

更是用上了

各种“科技与狠活”

上海首个“沉井式车库”来了!

图片

所谓“沉井式”车库

就是利用垂直盾构向下挖深的立体车库

项目采用装配式竖井垂直掘进技术

有占地面积小,建设速度快

停车体验佳等优点

图片

图片

车库建成后将有8个出入口

占地面积286㎡

地下为设备层

和19层的钢结构停车层

图片

为了这个项目

中铁十五局量身定制了

“梦想号”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

2022年被评为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图片

据设计方案估算

项目建成后单车平均存取车时间90秒

可以满足潮汐存取车要求

是集设备、操作、监控、维保、

管理智能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车库

四、“抓”细节,“拼”管理

除了在各种空间利用上

狠抓细节

在各种管理上

上海也是很“拼”

近年来,上海相继研究、起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相关部门也想出了各种办法盘活停车资源。

图片

2020年12月31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停车难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此次停车难综合治理工作,聚焦老旧小区、医院在特定时段“停车难”问题。

图片

近年来,上海正在持续通过

扩大增量、盘活存量等多种方式

缓解停车难题

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

局长 刘斌 表示:

我们想推进机关单位停车位向社会开放等措施,缓解小区周边停车压力;包括与交管部门商量,老旧小区停车特别困难的,有没有可能根据大流量数据情况,在周边的支小马路夜间开放停车位。“上海停车”APP具备这个功能,区、所在街道和居委会手拉手推进协调,做好周边有条件地提供错峰停车位的工作。

无论是深挖城市边角料区域,

还是打造立体空间

或是狠抓管理的上海

上海交通

在细节之处一直很拼!

(摘自互联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建筑工业化 » 有8个出入口!上海首个“装配式沉井车库”要来了!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