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筑工业化
我们一直在努力

来杭州,看看绿色建筑

核心阅读

遮阳百叶装置根据太阳光线强弱调整角度,雨水回收装置提供绿化浇灌用水,屋顶花园改善局部小气候,智慧运营中心实现对大型建筑能耗的一体化管理……在杭州街头,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技术,令人眼前一亮。

“杭州高颜值建筑挺多,绿色建筑有多少?”面对记者提问,浙江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孔春浩介绍:“按照《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8、2019两年,杭州市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达100%,二星级以上占比55%。若能实地瞧一瞧,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技术,定会让你眼前一亮。”

新建学校,绿色元素融入教学

垂直绿化墙、倒锥形玻璃窗……在杭州余杭区的未来科技城,这座科技感十足的银白色建筑十分“吸睛”,引得过往路人总要驻足端详一番。

流线型的建筑造型,让记者误以为这是展览馆,走近一看,居然是一所学校。杭州文澜未来科技城第一小学副校长刘学佳告诉记者,2019年这里被评为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行标识,“充满设计感的造型可不仅为了美观,也有环保节能的考虑”。

学校建筑如何节能?

迈进学校大门,一面大型垂直绿化墙格外显眼,只见藤蔓随风摆动,一阵绿意扑面而来。学校工程部负责人姚立峰介绍,每扇窗户的阳台上都放有绿色植物,利用滴灌技术,每层植物可实现自动浇灌。绿植围绕建筑物,不仅美化环境,在炎热的夏季,搭配倒锥形窗户设计还能实现遮阳,降低室温。

在学校里走一圈,校园里的节能环保设计随处可见:利用下沉天井通风换气,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制冷,通过雨水回收装置提供绿化浇灌、景观补水以及冲厕用水……更可贵的是,不只是运行管理,在教学上也处处体现着绿色元素。

教学楼内,中庭设计十分别致,庭内各种草木错落有致、相映成趣。刘学佳告诉记者,这里是小学生自然课的户外课堂,以往跑到校园外才能找到的植物,如今在庭院里就能观察到,美术课也在这里写生。

去年杭州市举办中小学生创意作品制作大赛,文澜学校有不少作品获奖,其中不乏灵感来源于校园节能装置的作品。

改造旧楼,节能设计因地制宜

同样是校园,走进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经过改造的东一教学楼颇具艺术范儿,如今这里是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办公楼。该公司质量与科技中心主任丁德告诉记者,东一教学楼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教学楼缺乏系统的保温节能措施,平面布局形式也不符合办公使用需求。为了改造,大家动了不少心思。

指着可调节遮阳百叶装置,丁德介绍道:“可调节遮阳百叶装置可以根据太阳光线强弱调整角度,隔热不挡光,夏季将太阳辐射热量阻挡于室外,从而降低室温。”

可为啥要夹在两层玻璃中间?外置一层玻璃,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减少恶劣天气对遮阳百叶造成的破坏,两层玻璃形成呼吸式幕墙,还能将积聚在玻璃之间的热量通过气流带走。“将遮阳技术与建筑美学相结合,让绿色技术巧妙地融合到建筑设计之中,这才是绿色建筑的真谛。”丁德说。

不仅如此,通过智能化控制,将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可调节遮阳百叶与外界环境联动,让走进建筑的人不会因为室内外温差而产生不适感。在换季时还可关闭空调,实现自然通风。人性化的设计中也有节能元素。

多项节能技术的成功运用,让这幢老楼被贴上了绿色环保标签,还被评为了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运行标识。

在丁德看来,绿色建筑的实践要因地制宜,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堆砌。

智能运营,检查维护不再跑腿

跨越钱塘江,萧山区钱江世纪城内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被评为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现代感、国际范儿的博览中心,顶楼居然有个充满江南元素的屋顶花园,占地6.5万平方米,相当于8.5个标准足球场。

可供游览之余,屋顶花园也有环保节能作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卿向记者介绍,花园内种植有万余株植物,植被不仅能对下层建筑起到降温隔热作用,还能变成城市绿肺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

“屋顶花园还能补偿建筑物占用的绿化地面,提高了城市绿化覆盖率。经过这几年悉心培育,如今花园形成了小型生态系统,连白鹭都会经常光顾这里,成了花园的新朋友。”方卿笑道。

花园虽美,用水量也着实不小,包括植物浇灌、景观水系等,算下来每天平均要补水80吨,用水问题如何解决?方卿说,有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水源可循环使用。700立方米的水箱,蓄满水能满足花园一周使用,大大节省了水资源。

走进展览中心,大大小小的会议室有60余间。说起检查维护,工程服务部经理周聪聪感触颇多:“以前日常巡检,从负二层到地上四层近70万平方米的面积,仅会议室、展厅等区域,工作人员一趟检查下来,就要花费近两个小时。”

2019年3月,这里启用了智慧运营中心,用周聪聪的话讲,“可算是帮了大忙”。智慧运营中心以设备为对象,将远程设备监测、远程智能控制、数据采集分析、能耗计量统计、运维一体化管理等集成到一个平台,打通了博览中心内部的工程运营管理,“不仅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避免了能耗损失。”周聪聪说,利用新平台,博览中心如今变得更智能也更节能。

孔春浩告诉记者,如今在杭州,不管是新建项目、旧楼改造,还是建筑的管理运营,绿色意识越来越强。展望未来,他对记者说:“绿色建筑从单体向规模化、集群型绿色建筑及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道路还很长,要鼓励从绿色建筑设计、建设一直到运营环节的智慧应用管理,提倡全社会节能,对降低建筑物实际运行能耗投入更多力量。”

《人民日报》(2020年02月19日15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建筑工业化 » 来杭州,看看绿色建筑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