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为住建部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也是国家“双中心”重点扶持城市,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与建筑工业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极探索并实践不同类型的智能建造发展模式,结合地方特色,以科学和科技为驱动,引领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发展,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智能建造试点城市2023年度工作情况的通报》中,西安顺利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并结合地方特色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智能建造发展模式,工作表现总体良好。2023年建筑业总产值6500.02亿元,比上年增长9.6%。
西安加强软硬件开发攻关,系统性打通产业链。借助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数字建筑软件实验室、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等机构,依托高校,联合上下游相关企业促进产学研合作,重点开发数字化协同设计、设计生产施工运维一体化、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等软件体系。解决“卡脖子”重大科技难题,包括BIM国产化、建筑减碳、建造大模型等技术。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实现科技创新协同。建立智能建造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集群创新生态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同时,培育智能建造基地,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以丝路科学城为主要承载空间,以西安为中心辐射“一带一路”,完善西安市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检测、装修、装备制造、科技研发等全产业链建设。扶持具备硬核实力、强大研发能力、基础网络资源、规模优势的企业成为“链主”企业。
西安建设试点示范工程,推动企业规模化应用。深化5G、IOT、人工智能、BIM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打造“数字化车间”,推动“智能工程”示范,建设“未来工厂”,通过三大阶段梯次培育,在西安市培育50家以上智能建造标杆性企业。此外,对现有BIM、建筑工业化相关标准进行修订,增加智能建造相关内容。引导行业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强化建筑工程数字化、标准化设计研究,形成一批BIM、建筑工业化、智能建造、信息化相关标准图集规范。
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今年陕西省新增的省级重点产业链。在《西安市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到2035年,全市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适应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开发、研发设计、工程咨询、生产制造、施工、监理、检测企业的综合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西安智能建造”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新型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
西安市智能建造相关政策
《关于开展2024年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西安市智能建造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西安市智能建造建筑工程项目创建指导意见(试行)》
《西安市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
西安市智能建造经验做法推荐
2021年,住建部发布《关于印发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的通知》,中西安市有4项向全国推荐:
1.将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2.西安对认定的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项目,经核查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等问题的,授予省级或市级优质工程奖,并按照规定要求计取优质优价费用。
3.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或工作专班,高位推动试点工作。
4.通过举办现场观摩会、技术交流会等方式,交流学习试点推进和工程实践的典型经验。
2023年,住建部发布《关于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的通知》中西安市有4项向全国推荐: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各部门协同推进智能建造发展,由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牵头,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等部门配合,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加强统筹协作。
2.财政政策方面,将智能建造纳入省级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项目予以财政支持。
3.金融优惠方面,支持新型建筑工业化企业通过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融资;引进大型专用先进设备的智能建造企业可享受与工业企业相同的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
4.税收优惠方面,智能建造研发费用符合条件的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企业购置使用智能建造重大技术装备,可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进口税收优惠政策。
2024年,住建部发布《关于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三批)的通知》中西安市有3项向全国推荐:
1.支持高等院校联合骨干企业搭建一批智能建造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成果转化。
2.西安发布《第一批智能建造可复制推广应用场景清单》,总结推广20 项智能建造实用技术的典型应用场景及实施成效。
3.西安支持本地高校设立智能建造专业或方向,加快培育复合型智能建造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