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筑工业化
我们一直在努力

百米高空如履平地路面实现“3D打印” 湖北成为智能制造应用热土

3月23日,中国公路学会交通智能建造分会在武汉成立,由包括华为在内的90余家理事单位组成,其中湖北企业、协会等有13家。这意味着,智能建造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有了更多的智力支撑。

投资屡创新高 倒逼转型升级

长江浪花拍岸,武汉双柳长江大桥主塔节节拔高,北岸主塔已达150多米高。外观上看,塔柱横截面呈八边形,且随着塔柱高度的上升将逐渐收分变细、倾斜,对施工精度控制要求极高。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的第四代一体化智能筑塔机投用,工人在百米高空如履平地。此外,项目在湖北首次导入钢筋网片柔性生产线,实现了工厂内钢筋自动化加工、部品胎架内仅需拼装的功能,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捆绑工艺提质增效。

高速纵横、桥梁飞跨、港湾密布……眼下,湖北交通建设如火如荼,大发展引领交通智能建造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湖北成为智能建造应用热土,与交通投资建设屡创历史新高有关。2023年,湖北高速公路投资突破1000亿元,力争2025年前开工沪渝高速汉宜段等14个项目,总里程1282公里,总投资1955亿元。

“智能建造是交通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智能化是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两个转型的重要途径,而其中,智能建造是桥梁和纽带。”中国公路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强化大通道格局,谋划实施大通道的改扩建工程,在保证正常通行的前提下实施改扩建,这对交通智能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建造到智造,湖北交通敢于尝鲜。水泥倒入黄色摊铺机中,经过旋转散料,徐徐“吐”到路面并被均匀熨平。路面实现“3D打印”,将沥青摊铺精度控制在毫米级,这一幕出现在京港澳高速改扩建湖北段,是中部地区重点交通示范工程。

中交二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宗平认为,发展智能建造是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加快湖北交通建设发展。

搭建融合平台 拓展成果应用

中国公路学会交通智能建造分会为何选在武汉成立?据了解,分会成员包括中交二航局、中建三局等众多在鄂央企,加上湖北高校和交通科研、设计院所的加持,有利于构建互利共赢产学研协同创新融合平台。此外,武汉还是全国桥都和知名建筑业基地。目前,中央在鄂建筑企业在湖北共有新建、续建项目505个。

交通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如何加速培育?

当天举办的首届全国交通智能建造学术会议上,多位院士、专家学者围绕“数智赋能、交通强国”主题进行“头脑风暴”。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认为,湖北要瞄准全国重要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定位,依托新一代信息、制造、材料等技术,依靠智能制造装备,用智能技术解决制造问题,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中交集团首席总监、中交二航局首席科学家张鸿是世界最大跨径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的施工技术带头人。他认为,湖北应以桥梁智能建造为突破口,融合工业互联网理念,搭建了以工业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四化发展”及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融合”为特征的工业化智能建造技术体系,在建设自主可控的桥梁工业化智能建造现代产业体系上迈出坚实步伐。

据悉,中国公路学会交通智能建造分会将以湖北为重点,加强智能建造技术成果应用,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助力工程建设降本增效。同时,强化智能建造人才培养及储备,完善智能建造标准体系,形成行业性规范标准,共同促进行业进步。

(摘自互联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建筑工业化 » 百米高空如履平地路面实现“3D打印” 湖北成为智能制造应用热土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