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中的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是“北京市智能建造试点工程”之一,10月22日,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及智慧管理标杆工地观摩学习活动在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启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监督总站副站长董晓明介绍,目前全市在施工地3500余个,其中实施智慧工地做法的工地数量占到近一半。
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通州区的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观摩学习活动现场,共设置安全管理、高效建造、绿色建造等六大展区,焊接机器人、智能安全帽、基坑监测系统等施工“新装备”亮相。
焊接机器人现场演示。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董晓明介绍,本次观摩学习活动共有来自全市相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及各工程项目负责人等600余人参加。观摩人员可以通过VR体验、观看视频、参观样板模型等方式,详细了解以“156项目管理数智建造平台”为管理手段的智慧工地项目、智能巡检机器人、BIM+VR安全体验系统、塔吊智慧监测系统等10余项先进成果。
此次活动举办地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是“北京市智能建造试点工程”之一。据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公司项目总工程师赵相阳介绍,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位于通州区宋庄镇,总占地面积22.65公顷,规划总建设面积46.9万平方米,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完工,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据悉,该项目集合了诸多智能建造工艺,比如,项目采用了三维扫描仪+BIM技术,通过模拟推演,可将安装精度控制在毫米级;在“近零能耗建筑”幕墙优化设计方面,采用智能电动遮阳百叶,实现综合节能20%以上;建筑内部采用的地下室结构铝模体系技术,可使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达到饰面级清水混凝土效果,铝模板还能反复周转使用200次以上;使用太阳能路灯,每天可节约40度电;智慧喷雾降尘系统,可实时监测自动控制喷洒面积和时长;将碎石等废料作为回填材料,助力实现建筑垃圾再利用等。
董晓明介绍,近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要求各施工企业加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治理能力,推进智慧化建设。目前全市在施工地3500余个,其中实施智慧工地做法的工地数量占到近一半。
董晓明表示,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加快推进全市施工现场智慧化管理技术普及工作,推动更多的企业和项目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瞄准日常管理中的痛点,加大应用场景和功能开发,实现更加精准的智能监管,提高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全市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建设工程领域高质量发展。